對許多人來說,消化不良是一個熟悉的不適感,在生活中偶爾會出現,也可能成為長期的困擾。消化不良症狀通常有腹部脹氣、腹痛、胃灼熱、噁心或胃部不適。大部分的消化不良會僅會有短暫的時間,之後就自然恢復,但究竟消化不良的原因是什麼?如果經常出現,又該怎麼辦?本文將探討造成消化不良的原因,以及可能的治療方式和飲食禁忌,讓你一次了解如何應對這一常見的腸胃問題。
消化不良是什麼?
消化不良泛指胃或十二指腸區域的消化道症狀,常對病人生活品質造成負面影響。盛行率隨著各地診斷標準不同而有差異,因消化不良必須尋求醫療協助的比例介於14%~66%,尤其更常出現在女性、吸菸者、使用類固醇藥物族群(1)。
消化不良患者中,約75%~80%屬於原因不明性消化不良,又稱為非潰瘍性消化不良或功能性消化不良(1)(2)。
功能性消化不良診斷 (羅馬IV標準) | |
在診斷前6個月已發生,最近3個月內仍持續存在,至少符合以下症狀一個以上,且經內視鏡檢查,排除其他器質性疾病。 | |
飯後腹脹症候群 |
|
上腹痛症候群 |
|
有哪些原因造成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是一個常見的腸胃問題,通常由多種原因引起。首先,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是主要原因之一,而過度食用高脂肪、辛辣、油炸、垃圾食品,以及快速進食都可能加重胃部不適。
情緒壓力、焦慮和壓力也可以導致胃部不適感,此外,某些藥物、過多飲酒和吸菸也可能對消化系統產生負面影響。
除了生活習慣所導致的消化不良外,結構性或生化性問題也可以引起消化不良,包括胃潰瘍、胃食道逆流、胃發炎、膽囊疾病和胰臟疾病等。這些疾病可以干擾正常的消化過程,引起腹痛、胃灼熱和脹氣等症狀。
結構性或生化性疾病引起的消化不良,約占20%(3)
-
消化性潰瘍
-
胃食道逆流:胃酸逆流到食道的情況,引起胃酸燒灼和食道不適
-
胃癌、十二指腸癌、肝癌或胰臟癌
-
胃輕癱
-
胰臟疾病:干擾消化酶的分泌,影響食物消化
-
膽囊疾病:膽汁不正常分泌,影響脂肪消化
-
細菌、寄生蟲感染
-
藥物,如:酒精、類固醇、雙磷酸鹽類、口服抗生素、鐵劑、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等
功能性消化不良,約占80%(3)
-
蠕動性消化道疾病,如: 胃排空異常、胃底部放鬆調節異常等
-
幽門桿菌感染
-
心理社會因素,如: 憂鬱、焦慮、生活壓力等
消化不良的治療方式
-
腸胃蠕動促進劑,如: metoclopramide、domperidone、cisapride、mosapride等
-
制酸劑,如: 氫離子幫浦阻斷劑及H2接受器拮抗劑
-
精神治療藥物,如: 三環類抗憂鬱劑、選擇性血清素抑制劑、抗焦慮劑等
-
抗生素,適用於經檢查有幽門桿菌感染者
-
心理介入治療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療方法仍具爭議,藥物治療通常只能緩解症狀,應同時搭配生活及飲食上調整才能事半功倍(4)(5)。
消化不良的生活調整
消化不良是一個常見的消化系統問題,也可能因壓力、睡眠造成。透過生活方式的調整,可以幫助改善消化不良的問題(6)(7)。
-
減少使用可能導致消化不良的藥物
-
適當運動,維持健康體重
-
攝取足夠的睡眠
-
減少生活中的壓力,適時放鬆
消化不良的飲食建議與禁忌
當消化不良時,調整飲食習慣對於緩解症狀是最立即能做的事。選擇低脂肪、低油脂的食物,避免高脂、辛辣、油炸和垃圾食品,增加蔬菜、水果和全穀食物攝取,以及選擇低脂肪蛋白質來源。此外,吃飯時應慢慢進食,充分咀嚼食物,避免急匆匆進食。
禁忌事項包括避免攝取過多辛辣食物、酒精、咖啡因和碳酸飲料,也應避免在飯前大量飲水。如果你知道某些食物會引起消化不良,就盡量避免食用。如果消化不良問題在調整生活與飲食後仍持續或加劇,應就醫檢查治療(6)(7)。
-
細嚼慢嚥,每口至少咬15-20下,讓腸胃能分泌適量的消化液,將食物消化完全。
-
建議定時定餐,經常大小餐或吃得過飽,都可能增加腸胃壓力。
-
避免刺激性食物,如: 咖啡、酒、菸、濃茶、辛辣油膩食物等。
-
避免不好消化的食物,如: 糯米、高脂肪食物。
-
用餐時應避免同時攝取過多水分,如: 飲料或湯汁,避免胃酸被稀釋後反而刺激分泌,過多胃酸可能導致胃食道逆流症狀。
補充有益腸胃的食物或保健品
益生菌和益生元
益生菌是有益的腸道細菌,可以幫助平衡腸道菌叢。益生元是這些細菌的食物,有助於它們的生長。
食用發酵乳製品優酪乳、優格、益生菌、含有纖維的食物(如洋蔥、大蒜和香蕉),都可以協助維持腸道正常菌相。
膳食纖維
蔬果中富含的膳食纖維增加了腸道內糞便的體積,刺激腸道運動,對於消化不良主要症狀之一的便秘,增加膳食纖維攝取可以改善排便頻率和順暢度。
某些類型的膳食纖維具有吸附水分的能力,這可以使糞便變得軟化並更容易通過腸道,有助於減輕便秘和腸道不適。
消化酵素
消化酵素是酶類,可以幫助分解食物中的各種分子,應酬或大餐過後,可以適時補充消化酵素,各種消化酶(如脂肪酶、蛋白酶等)可以協助將食物轉換為小分子,減少腸胃道壓力。
延伸閱讀
胃潰瘍不醫治,小心癌症報到!醫師帶你了解胃潰瘍的症狀、飲食與治療
胃食道逆流飲食要注意什麼?營養師推薦4種有效改善胃食道逆流的方法
聲明:(本站所提供的訊息是以現狀為基礎,並不代表是正確、完整、及時、適當。所有資訊及產品不能被用於診斷、治療、治癒或預防任何疾病,也無法取代專業醫生的診斷及建議,對於資訊的任何錯誤、遺漏不負任何責任,亦無法對讀者應用本網站內容之結果負責。建議就身體狀況,向專業醫療人士尋求具體方案及處方,切勿拖延與濫用。)
-
George F Longstreth, MDBrian E Lacy, MD, PhD. Functional dyspepsia in adults. Uptodate. Last updated: Nov 02, 2022.
-
George F Longstreth, MDBrian E Lacy, MD, PhD. Approach to the adult with dyspepsia. Uptodate. Last updated: Jul 22,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