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喘是一種過敏性疾病,不僅與先天基因遺傳有關,環境因子也是促成過敏疾病的潛在原因之一。全球氣喘組織 (Global Initiate for Asthma, GINA) 指出氣喘除了呼吸道症狀外,也限制了患者的活動強度與類型,急性發作時甚至需要緊急醫療照護,嚴重並可能導致死亡,除了患者本身深受其擾,也對家屬與社會帶來沉重負擔(1)。如何判斷是否有氣喘呢?我們又可以如何作來減緩氣喘症狀呢?

什麼是氣喘?

氣喘是一種呼吸道的慢性發炎疾病,直到十九世紀中期才被正式提出,臨床症狀主要為可逆的氣管阻塞、支氣管過度反應以及持續的慢性發炎反應(2)。過去十年來,醫療技術不斷精進,然而氣喘的盛行率卻是逐漸增加,有研究學者提出微生物假說,認為暴露在微生物的環境有助於早期免疫系統發育,並預防過敏疾病。然而現代的環境衛生觀念普及,孩童在年幼時所接觸到的微生物大幅減少,可能與不斷增加的氣喘盛行率有關(3)

 

造成氣喘的原因有哪些?

造成氣喘的原因有許多因素綜合影響,可歸為以下(1)

  • 基因遺傳

  • 病毒感染(如:感冒、上呼吸道感染)

  • 居住或工作環境的過敏原(如:塵螨、花粉等)

  • 二手菸

  • 運動

  • 壓力

  • 藥物(如:乙型交感神經接受體阻斷劑、阿斯匹靈或是其他的非類固醇抗發炎藥)

  • 刺激性氣體(如:揮發性化學製劑、PM2.5)

 

氣喘發作起來有哪些症狀?

氣喘的症狀依發生頻率與強度有很大的差異,主要表現症狀為(1)

  • 喘鳴

  • 呼吸短促

  • 胸部緊縮感

  • 慢性咳嗽

 

患者大多有呼氣氣流相關的問題,例如:支氣管緊縮、氣管狹窄,而使呼出肺部空氣感到困難;或是患者出現氣管壁增厚以及痰液增加等現象。

 

如何判斷自己是不是氣喘?(1)

氣喘是一種症狀表現變異很大的疾病,通常依據是否有慢性氣管發炎來判定。氣喘有兩項最主要的特徵:

  • 有呼吸道症狀病史,曾經發生典型的氣喘症狀如:喘鳴、呼吸短促、胸部緊縮或者慢性咳嗽。患者通常不會只有一種症狀,且症狀的強度與發作時間變異很大。這些症狀通常在夜晚、行走時或是病毒感染時加劇。

  • 到醫院檢測時,吐氣肺活量 (FEV1, 第一秒用力吐氣容積) 的比值 (FEV1/FVC),不同時間測量值的變化比一般健康者來的大。並且,患者在使用氣管擴張劑後的檢測值,可比使用前測量值(FEV1或FVC)增加12%且增加200m。

 

氣喘的治療保養方法有哪些?

依據目前資料顯示,氣喘是可以有效治療的,大部分的患者在良好控制下可以避免發生於日夜的棘手症狀、降低藥物量、重拾需要體力的活動、恢復肺功能,並避免嚴重的氣喘症狀(1)。有助於減緩氣喘的方法有:

  • 藥物治療–長期目標是減少患者的負擔與降低氣喘相關死亡、惡化、氣管損傷與藥物副作用的風險。根據全球氣喘組織(GINA)的治療準則,成年人不論氣喘發作頻率,皆須接受吸入型類固 (Inhaled corticosteroids, ICS)做為控制型藥物;而不論年齡的氣喘患者,皆須備有緩解型藥物的吸入型類固醇,通常是短效型支氣管擴張劑(Short-acting beta2-agonist, SABA)或是低劑量的formoterol。另外,醫師也可能依不同患者的氣喘表型,而評估是否需轉換或更進一步給予長效抗膽鹼藥物 (Long-acting muscarinic antagonist, LAMA)、白三烯受體拮抗劑 (Leukotriene receptor antagonist, LTRA) 或是口服類固醇製劑、生物製劑等。

    目前的氣喘治療會考慮患者的疾病控制程度、惡化危險因子、疾病的表型特徵,而有不同的治療建議,遵循醫囑並適時的提出問題與醫師討論,將會有更適合自己的治療組合(1)

  • 生活習慣 – 請務必戒菸並盡量避免吸二手菸;氣喘患者也建議要規律運動,有助於疾病控制及維繫肺功能。在新冠病毒肆虐的這兩年來,發現氣喘發作有下降的趨勢,可能與戴口罩勤洗手的衛生習慣改變,降低病毒感染有關。因此,維持良好的衛生習慣,也能間接降低氣喘發作(1)

  • 環境 – 對於成年後才發作的氣喘,可調查是否有來自工作環境的刺激因子,可諮詢專業醫療人員,一旦找出過敏原請盡速移除(1)

  • 營養素

    • 益生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 – 益生菌具有免疫調節的功能,一項台灣臨床試驗針對6-18歲青少年族群,依據給予的乳酸菌分為三個組別:副乾酪乳桿菌組 (Lactobacillus paracasei, LP)、發酵乳桿菌組(Lactobacillus fermentum)與前述兩種乳桿菌的混和組。研究結果顯示,儘管只是補充單一種益生菌種,對於舒緩氣喘也有很大的效益。補充益生菌不僅能降低氣喘的嚴重程度,對於疾病控制也有大幅改善,並增加體內免疫球蛋白的濃度,與益生菌的劑量呈現正相關性,顯示其在免疫調節的功效(4)

    • 維生素D–同樣具有免疫調節功效的維生素D,研究發現與肺部疾病、病毒或細菌的呼吸道感染及癌症有關。統計顯示由於工作、求學的環境型態轉變,許多人因日照不足而有維生素D缺乏的現象(5)。目前維生素D有助於氣喘的機轉仍未確立,不過檢測氣喘患者的血中維生素D濃度,發現約有五成以上低於正常值(6)。一項世代研究指出,攝取不足的維生素D與孩童的氣喘發病率、喘鳴有關(7)。總結各項研究結果,維生素D可建議作為氣喘的輔助治療。

    • 魚油–魚油富含Omega3脂肪酸,其中EPA可抑制造成支氣管收縮的前列腺素與白三烯素生成,具有抗發炎特性。研究顯示懷孕女性在孕期中補充EPA,對子女會產生長期的氣喘預防效果,其他針對成人的觀察性研究顯示,攝取Omega 3脂肪酸可減少氣喘的發生率、降低運動引發的支氣管收縮嚴重度,並改善肺功能(8)

    • –研究顯示,攝取不足的鋅礦物質與氣喘風險有關。一項臨床試驗納入42位因氣喘急性發作而住院的孩童,隨機分配在藥物治療外輔助補充鋅 (30毫克/日) 或安慰劑兩組,結果顯示在試驗的第24小時與第48小時,補充鋅的組別其氣喘嚴重度均有顯著下降(9)

 

氣喘是常見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對孩童尤其帶來巨大影響,不能與朋友盡情的完成體力活動,夜間發作時亦會影響睡眠,不僅患者深受其擾,照顧者也是戰戰兢兢的避免任何可能引發氣喘的情況。然而,依據全球氣喘組織的準則,氣喘是可被有效控制的,定時回診檢測肺功能,適時地與醫師討論藥物對身體的反應與感受,使用長效藥物(ICS+LABA)代替短效藥物(SABA)控制,並搭配運動、良好的衛生習慣,與補充營養素,將有助於氣喘控制。

聲明:(本站所提供的訊息是以現狀為基礎,並不代表是正確、完整、及時、適當。所有資訊及產品不能被用於診斷、治療、治癒或預防任何疾病,也無法取代專業醫生的診斷及建議,對於資訊的任何錯誤、遺漏不負任何責任,亦無法對讀者應用本網站內容之結果負責。建議就身體狀況,向專業醫療人士尋求具體方案及處方,切勿拖延與濫用。)

1、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 – Pocket Guide for Asthma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for Adults and Children Older than 5 Years (A Pocket Guide for Health Professionals Updated April 2021)
2、Kim HJ, Kim HY, Lee SY, Seo JH, Lee E, Hong SJ. Clinical efficacy and mechanism of probiotics in allergic diseases. Korean J Pediatr. 2013 Sep;56(9):369-76. doi: 10.3345/kjp.2013.56.9.369. Epub 2013 Sep 30. PMID: 24223597; PMCID: PMC3819679.
3、Shifren A, Witt C, Christie C, Castro M. Mechanisms of remodeling in asthmatic airways. J Allergy (Cairo). 2012;2012:316049. doi: 10.1155/2012/316049. Epub 2012 Jan 19. PMID: 22315625; PMCID: PMC3270414.
4、Huang, C.-F.; Chie, W.-C.; Wang, I.-J. Efficacy of Lactobacillus Administration in School-Age Children with Asthma: A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Nutrients 2018, 10, 1678. https://doi.org/10.3390/nu10111678.
5、Ali NS, Nanji K. A Review on the Role of Vitamin D in Asthma. Cureus. 2017 May 29;9(5):e1288. doi: 10.7759/cureus.1288. PMID: 28680776; PMCID: PMC5491340.
6、Chinellato I, Piazza M, Sandri M, Peroni D, Piacentini G, Boner AL. Vitamin D serum levels and markers of asthma control in Italian children. J Pediatr. 2011 Mar;158(3):437-41. doi: 10.1016/j.jpeds.2010.08.043. Epub 2010 Sep 26. PMID: 20870246.
7、Zosky GR, Hart PH, Whitehouse AJ, Kusel MM, Ang W, Foong RE, Chen L, Holt PG, Sly PD, Hall GL. Vitamin D deficiency at 16 to 20 weeks' gest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impaired lung function and asthma at 6 years of age. Ann Am Thorac Soc. 2014 May;11(4):571-7. doi: 10.1513/AnnalsATS.201312-423OC. PMID: 24601713.
8、Adams S, Lopata AL, Smuts CM, Baatjies R, Jeebhay MF. Relationship between Serum Omega-3 Fatty Acid and Asthma Endpoints.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 2018 Dec 25;16(1):43. doi: 10.3390/ijerph16010043. PMID: 30585204; PMCID: PMC6338947.
9、Adams S, Lopata AL, Smuts CM, Baatjies R, Jeebhay MF. Relationship between Serum Omega-3 Fatty Acid and Asthma Endpoints.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 2018 Dec 25;16(1):43. doi: 10.3390/ijerph16010043. PMID: 30585204; PMCID: PMC6338947.